本文是对家长对于OT(精细)课程的认识和对于家长最关心问题的回答以及一些可以在家可以和孩子一起互动增加手功能运用的游戏。
手功能(又可称为精细动作技巧)是指人类使用双手操作物品的灵巧度,双手是学习及探索环境的重要工具之一,婴儿从简单的抓握、放置物品或丢小物品等简单的手部功能,渐渐发展到可以操作不同的玩具、使用铅笔剪刀、自行穿衣、扣扣子、系鞋带等能力,手功能的发展在儿童课业学习的准备,日常生活打理,与同伴的互动及游戏等方面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OT(精细)课程是以孩子为中心,选择和设计有目的性的手功能活动,并随着不同年龄阶段的需求而改变;课程是一种创造性作业活动,常需要协调、综合地发挥躯体、心理和情绪及认知等因素的作用,并且每种活动应符合孩子和家长的需求,并能被孩子接受,使孩子积极主动的参加。
接下来我会对家长们最关心的孩子写字问题进行一些解答。
书写困难的原因:写字是一个复杂的知觉与动作处理过程,所需要的能力包括稳定的姿势控制及平衡能力以作为手部抓握笔及控制力道大小的基础,并借着良好的眼球控制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视知觉、记忆力来学习字的形状、位置及笔画长短。
若老师与家长发现孩子手指灵巧度不够,操作玩具物品经常掉落,写字画图时肌肉紧绷,执笔姿势怪异,用力太重或太轻,字常写得太小或挤向格子的一边或超出格子外,注音或国字的镜映字很多而不自觉,头常在写字或绘图时偏向一侧,有时候需要转动纸张的角度来绘图,不善于劳作,空间概念差,不喜欢折纸、穿珠、拼图、走迷宫等活动时,应尽快的与老师沟通看孩子是否需要正确的指导,改善其精细动作能力,并克服书写困难。
Benbow (1999)归类写字的学习可以分成三类来看:
1.有些小孩,自然而然就可以轻松学会写字;
2.有些小孩,无论有多少指导仍然很难学会写字的技巧;
3.介于这两极端之间的大部分小孩,是可以在适当的指导下修正错误及学习正确的写字技巧。
对于后两类的小朋友,我们需要去发展适合的方法或代偿的技巧,来协助这些小孩获得功能性的写字技巧,使他们可以轻松愉快地学写字。
根据许多家长的经验描述,孩子一旦进入学龄阶段,根本没有时间再从基本的线条描绘练习起,甚至就要马上面对汉字的书写,此时孩子如果没有循序渐进的累积写字的经验,根本无法适应接踵而来的挑战,这不仅会让孩子面临挫折而排斥写字,更可能影响到学习的进度。
很多孩子更多的会像下图的不正确的握笔在写字
书写能力不佳,并不是一直要求孩子反复练习写字就能改善,应该寻求专业协助,找出根本原因,并训练基础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出书写这个表现的相关动作控制,统称为书写先备能力。包括肩胛关节动作控制、手腕动作控制、掌内操作能力、握笔姿势(含手弓稳定度、手部两侧分化、虎口稳定度)等。
家庭游戏可以做的活动:
①用前两指和前三指捡豆子
②扣上一般的扣子、扣上子母扣、绑鞋带以及将皮带穿过皮带环
③将瓶子的瓶盖转开
④用拇指抠贴纸
⑤每天左右手分别用十分钟的握力器,增加手部力量
手部精细能力的锻炼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滴水石穿,只要家长能够持之以恒相信我们的孩子的手部精细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