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训课程简介
小海龟语训部使用慕言Gronth言语训练评估系统针对存在构音障碍、声音障碍、失语症、语言发育迟缓、口吃等言语语言障碍的儿童,会进行定期的阶段性评估。老师会根据该孩子的评估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孩子的教学计划。
评估量表:1.口部运动功能测量表。2.构音运动功能测量表。3.言语嗓音功能测量表。4.慕言Gronth言语测量。5.VB-MAPP语言行为里程碑
康复训练内容:1.发音器官训练-呼吸训练(气息训练)-舌部训练-口部训练(口型模仿)-松弛训练。2.正确发音训练-模仿单纯的声母-学会音量、音调、共鸣、节奏和语速的控制。3.句子结构训练。4.功能性语言训练。5.阅读理解
语言障碍儿童包括以下:
1构音障碍,2.声音障碍,3.失语症,4.语言发育迟缓,5.口吃。含义: 在语言的形式、内容和使用上有不同程度的缺陷,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
表现:如不会说话,只能说单词,言语不连贯,回答问题时出现鹦鹉学舌样表现等。部分患儿还存在与别人缺少目光接触,多动,不与小朋友玩等。对以上儿童情况,老师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孩子的教学计划
一、发音器官训练
1、呼吸训练(气息训练):慢吸(闻花香)、快吸(抬重物)、呼气(吹)
2、舌部训练:舌操(伸舌、刮舌、卷舌、饶舌、口腔内/外左右摆动舌)
3、口部训练(口型模仿):张嘴训练、提唇练习、努唇训练、碰唇练习、唇齿轻咬练习
4、松弛训练:颌部运动、口唇运动、舌部运动、软腭运动
二、正确发音训练
1、模仿单纯的声母:发好声母、平翘舌音、舌面音、翘舌音、送气音、不送气音的辩证
2、学会音量、音调、共鸣、节奏和语速的控制,循序渐进
三、分辨正确与错误的构音
四、提供适宜的语言环境
语言和沟通的发展
大多数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比同年龄的儿童迟缓或异常,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语言障碍儿童在学前阶段无法发展出口语能力,身心发展较佳者大约在三岁以后才会说些语词,其余的语言障碍儿童多半是再隔几年才会说话,或终其一生没有发展出口语能力。沟通发展情形可分为三个时期:婴幼儿非口语能力,始语期,口语能力。
语言障碍儿童常见的口语沟通上的问题
1.鹦鹉式仿说(echolalia):即重复别人的话,可能是无意义的仿说,也可能具有沟通意图。仔细观察及聆听后,可从音调或表情上发现自闭症儿童利用仿说来要求物品或抗拒。可区分为立即仿说(immediateecholalia)和延宕仿说(delayed echolalia),立即仿说是听到别人说某些话后跟着仿说,延宕仿说不是当下说出,比较多是具有语义的。
2.无法理解他人的话:可能无法了解指示、简单的问话或笑话,对他人谈话内容中的高度抽象语言很难理解。
3.说话异常:包括音调、抑扬顿挫、速度、韵律等方面异常。
4.代名词误用:自闭症儿童经常会有代名词反转(pronominal reversal)的困难,例如「你」、「我」等代名词的误用。
5.文法结构不成熟,包含刻板或重复的语句:自闭症儿童会说的语汇词类以名词最多,较少说出动词、冠词、介系词、助词、时态等方面,使用复杂句的频率也比同年龄儿童少。有些自闭症儿童在说话时会重复单字或词组、重复念同音字或广告词。
6.使用特异的字句:使用隐喻的语言(metaphoricallanguage)或新语(neologisms)。所谓「隐喻的语言」,是指奇特地使用某个词组或字词来代表某事物或活动,可是只有认识这个孩子,而且当他一次使用这个词组或字词时也在场的人才能理解。所谓「新语」是指自闭症者创造某个新字词来表示某事物,常使人不易理解。
7.无法引发话题或持续谈话:与人交谈时,自闭症儿童经常是被动回答的角色,难以主动引发话题。也可能反复问问题或说些自己有兴趣的内容,通常难以持续对话。